近年来,红塔区政协委员持续关注乡村振兴工作,聚焦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方面,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提交了一批高质量提案,以提案促“双助推”做深做实。
增产业动能
针对红塔区农业品牌意识薄弱、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程度低、文旅结合不够紧密等痛点,区政协委员相继提交了《关于发挥民营企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建议》《关于引导和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发展旅游观光、体验式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关于以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建议》等多件提案,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在政策资金上予以支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扶持农产品重点企业打造特色品牌;注重科学选址和资源整合,打造区域性旅游综合体等建议。区政府积极采纳,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夯实群众增收基础,激活增收动能;着力打造休闲食品、粮油饲料、生物药业等加工集群;实施“一二三”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数字花卉试点和智慧花卉生产示范点,引导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创新农业产业链,打造了玉溪文旅新地标—青花街。
促基层治理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彰显为人民服务宗旨、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最直接、最及时的平台。政协委员经过认真研究分析,提交了《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关于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助推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关于加快社区建设,推进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建议》等提案,提出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增强村民的民主意识和自治意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等建议。区委充分利用“四级联创”“初心合伙人”等机制,重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加强社区(村)干部培训力度,全面提升社区干部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把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不断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造优美环境
红塔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期存在群众参与度不太高、整治规划需不断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需加强等问题。政协委员深入调研后,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建立美丽乡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关于加强农村污水管网建设的建议》《关于补齐短板,持续推动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实施的建议》《关于在自然村建设景观小品,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建议》等提案,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切实发挥居民群众主体作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生产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的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打在一村一品,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等建议。区政府积极采纳意见,因地制宜编制村庄规划,优化乡村布局;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了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大营街景观小品”乡村建设样板。
优基础设施
委员聚焦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建言献策,提出《关于加快推进大营至小石桥路面修复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红龙路大营至北城段及G213线梅园立交桥至北城段改扩建项目的建议》《关于加快修建大营街街道龙潭社区哨上村哨上路的建议》《关于修缮玉洛路的建议》等提案,提出科学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财政支持乡村振兴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等建议。区政府积极吸纳,围绕乡村振兴规划确定的目标体系,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等工程建设,突出抓好北前路、玉洛路、哨上路等乡村道路建设,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助民生改善
政协委员聚焦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医疗卫生、教育均衡发展、社会保障、医疗改革、养老等关系民生福祉的问题,围绕促进民生改善与社会和谐稳定,更好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积极“发声”建言,提出《关于给予基层医疗机构针对门诊外伤换药患者收取一般诊疗费的建议》《医养结合开启社会老龄化养老新模式的建议》《关于帮助小石桥卫生院增设口腔科的建议》《关于对小石桥乡响水4组(天宝厂)人畜饮水管网改造的建议》《关于关于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持续满足民生新需求的建议》等提案,提出加大政府投入;在乡镇卫生院增设口腔科;以医养为突破口,创新养老模式;加强农村饮用水设施建设;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等建议。区政府吸收采用,坚持把基本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实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医保总额打包付费、医共体运行管理机制;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下一步,红塔区政协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增强委员建言献策能力,发出更多“好声音”,提出更多“金点子”,不断彰显政协智慧和力量。
(红塔区政协 马瑜霏) |